大红枣儿甜又香配资网可
文/马勇
“大红枣儿甜又香,送给咱亲人尝一尝,一颗枣儿一颗心,心心向着共产党……”每当听到这首歌,我总会泪眼婆娑,心仿佛飞向故乡的方向,故乡情在我心中荡漾开来。
故乡有许许多多的枣树,房前屋后,池塘周围,毫不夸张地说,但凡有空地却不适合种庄稼的地方,勤劳的人们就会种上枣树。即便土地贫瘠,它也能顽强生长,结出玛瑙般的果实。
不必说春天整个村庄浸在枣花香里,成群的蜜蜂嗡嗡唱着歌忙碌采蜜,枣花蜜润肺养喉的清甜;也不必说夏天中午,大人们在繁茂的枣树下纳凉、劳作,小孩子们在树下捉迷藏、跳房子,夏夜时嗅着青枣的甜香数星星、赏月亮;单是那诱人的枣酒和枣食品,就让人心旷神怡,垂涎三尺。
“七月十五枣红圈”,一到这时,庄户人家便开始做枣酒和醉枣。摘枣子是我们小孩子的乐事——我们骑在墙头上、站在屋顶上、趴在树枝上,专挑又大又甜、半青半红的枣子,有裂纹的一概不摘。摘下的枣子用凉白开洗干净,控水备用。娘会搬来事先备好的瓷坛,将凉白开倒入坛中,再倒进父亲从供销社买来的红高粱酒,放一大把冰糖,用饭勺搅拌均匀,按一斤水二两枣的比例放入备好的大枣,封好坛口。一周后,枣酒就做成了:枣子变成红褐色,酒水呈粉红色。每天中午吃饭时,娘总会倒一大碗枣酒——枣酒微辣,既有枣的甜,又有酒的香,喝上一小口,慢慢咽下,浑身的细胞都觉得舒畅;枣子软绵绵的,开胃又解馋。
展开剩余56%醉枣的做法是把红高粱酒倒入大碗,让备用的枣子在酒水中滚一圈,每一处都蘸上酒,再放入干净的坛子或玻璃瓶中封口。一周后,枣子被酒水浸成红色,隔着玻璃就能看见。这时打开来吃,枣子软香可口,让人越吃越爱吃。娘总把一坛醉枣藏起来,等过节时拿出来招待客人——在寒冷的节日里,能吃到醉枣真是福气。
“八月十五枣落杆”,到了中秋,家家户户开始打枣。一杆子打在树枝上,枣子像雨点般落下,树下捡枣的人都戴着草帽,不然会被高处落下的枣子砸出包。成熟的枣子放到屋顶或是竹席上暴晒,晒到八成干就收起——若晒到十成干,枣子会变得又干又硬,嚼起来费劲。
贴饼子时放上红枣,做成的枣饼子是我们的最爱。咬一口甜甜蜜蜜的枣饼子,再喝一口玉米粥,滋味别提多香了。
蒸馒头时会做枣卷子:把面皮擀成椭圆形,两头各放两颗大枣,中间再放两颗,然后从两边向中间卷合即可。
蒸枣糕更是个技术活:每一层都有不同的花样,顶部还要做出漂亮的花朵造型。枣糕多用作结婚或过年的供品,上完供后,会切成小三角形块状,分给左邻右舍品尝。
还有一种专为孕妇制作的枣豆蜜:把大枣去核,与泡发好的黄豆、红薯一起煮熟,捞出放在盆里,用擀面杖捣碎。吃一口,甜香四溢,令人久久难忘。
故乡的红枣树陪伴着我曾住过的老屋,许多童年记忆已渐渐模糊,唯独那又香又甜的大枣,始终珍藏在心底。如今,我已两鬓斑白,对故乡的思念朝思暮想。故乡的大枣,是一首萦绕在心头的恋歌,让我欢喜,也让我惆怅。故乡啊,我心心念念的故乡,那里有数不尽的情愫、写不完的挚爱,还有那永远难忘的枣中深情。
发布于:江苏省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